今天的孩子操纵着手柄或鼠标在电视或电脑屏幕上玩游戏,我不知道是一种幸运还是一种悲哀。反正,我非常怀念孩提时代玩过的对于今天已经显老的游戏。那时,炕头上,河沟边,都可以做游戏的场地,一根树枝,一块泥巴,都能当耍活儿。那种快乐的感觉真是妙不可言。
藏老闷儿
城里人所说的捉迷藏,我们本地方言叫“藏老闷儿”,是过去我们农村孩子常玩的一种游戏。月亮如一轮玉盘挂在老榆树的梢上,月光如碎银般倾泻一地,村里的房子静静地睡在月光里,似乎发出均匀的鼾声。吃罢晚饭,孩子们一抹嘴就跑到大路沟里,高声喊着:“红萝卜丝,白萝卜丝,都来当街藏老闷儿。”不一会儿,就拥来一群小伙伴儿,叽叽喳喳,赛似欢快的小鸟。游戏开始,大家四散藏起来,有猫在大树后的,有钻到秫杆笼里的,更有躲到猪圈里的……藏好后,一人喊“咯儿喽”,事先选定的一个人来寻找。寻找者像个侦察兵抓特务似的,蹑手蹑脚地这里瞅瞅,那里听听,一发现哪个地方有响动,就迅速地蹿过去,将对方抓住。有时寻找者会咋咋唬唬地说:“小根,我看着你了,快出来吧。”小根可能就信以为真,站了出来,结果引来一阵哄笑。
我们玩得灰头土脸的,有的衣裳被挂破了,扣子丢了,回到家可能挨妈妈一顿吵,但是心里面格外痛快。
藏老闷儿也有白天在树上玩的,一般是在枝杈交叉树叶繁密的柿树上。寻找者要咯挤(闭)着眼,攀援着树枝去捉人。为了不被捉住,孩子们躲在很细的树枝上,等寻找者来捉时,还摇晃树枝,但寻找者无所畏惧,永往直前,直到捉住对方。看寻找者追近时,有的像狸猫一样,跳到旁边的树枝上;有的用手抓住树枝,身子吊起来,快速从寻找者的脚下逃走;有的被寻找者逼到树根部位,一旦脚踩着了地,便为输。
在树上“藏老闷儿”带有一定的危险性,对于农村孩子来说,真是勇敢者的游戏。
推桶箍
过去,村里人挑水用木桶,时间长了,木桶坏了,箍桶的铁箍就存起来再箍桶用,被我们这些孩子发现了,就当耍活儿玩。找一根粗一些的铁丝,前端握成一个U 形钩,后端做柄,一个玩艺儿就做成了。我和伙伴们推着桶箍,不知疲倦地在凸凹不平的路面上跳跃着,跑动着,像是一个个快乐的音符,铁柄与桶箍摩擦发出“当啷”“当啷”清脆、悦耳的声音,响彻童年的每一个晨昏,使沉寂的村庄变得激越而兴奋起来。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农村,经常会看到孩子们撅着小屁股推桶箍玩耍的场面,我和伙伴们的快乐就是在桶箍上滚动的。
乡村的游戏,就是舒展稚嫩的躯体,让它自由自在地生长。细细的骨节,在桶箍的旋转中脆响。跑累了,用弯钩钩住桶箍,往肩上一挂,颇像解放军扛抢的姿势。
有时候,几个孩子在一起比赛,看谁一次不倒推得又快又远。有裁判,有啦啦队,有点像今天电视里的F1大奖赛。为了增加难度,还故意用木棍、砖头设置一些障碍。我家住在一个高坡上,我们还比赛往坡上推,这算是高难度的,很少有人推得上的。桶箍歪倒在半坡上,像一个放大的句号,停在那个时代里。
斗鸡
此斗鸡非彼斗鸡,不是拿真鸡斗,这是那时候男孩子们常玩的游戏。左腿挺直站立,蜷起右腿,两手抱住右脚,右膝向前呈弓状,整个样子像金鸡独立。游戏开始后,双方都蹦着向对方冲击,靠“挑”、“冲撞”、“压”等办法让对方两脚着地或身体倒地,从而达到取胜的目的。有时划一个圆圈,双方在圈里面斗,类似擂台,哪一方被斗出圈外算输。这个游戏高个子、大块头往往能占很大的便宜。
这种游戏可以是一对一的,也可以一对几个。俺村里就有一个大块头,我们几个人前后左右一齐上,也斗不过他。
我的身体不大强壮,斗鸡的攻势不猛,但是比较有耐力,遇到个头比我壮实的,我就采用“蘑菇”战术,就是开始不发力,把身体靠近粘住他,开始总是防御,等他成为强驽之末的时候,再猛然发力将他斗败。
当遇到更强对手的时候,我往往会选择一块有利地形,就是先站在高处,居高临下,猛攻对方,十有八九能把对方战败。
捻捻转儿和滴溜儿
六岁的儿子迷上了陀螺,吵着闹着要,现在的玩具尽可以在商店里买到,便宜的1块钱,贵的竟要上百块。这种陀螺不用手捻,也不用鞭子抽,只需用带齿的塑料条在装置上一拉,陀螺就转动起来,现在的人确实是“真能”。这不由得让我想起我小时候玩的陀螺,当时也不叫陀螺,并且都是我们自己制造的。
一种是叫“捻捻转儿”,制作很简单,大多用青霉素瓶子的橡皮塞,在中间有针眼的地方,用一根火柴不是头的那端从塞子里向外穿过去一半,这样“捻捻转儿”就制成了。至于玩法,可以一个人玩,也可以多人玩,多人玩就比赛谁的“捻捻转儿”转得时间长。这种游戏适合在比较光滑的平面上玩,那时候,很少有水泥路面,我们就在水泥板课桌上玩,或在校园里开会用水泥砌成的主席台上玩。
另外一种叫“滴溜儿”。通常用木头制成,上面为圆柱体下面为圆锥体,要想让它转得时间长,可以在尖部镶上自行车轮上的钢子儿,露出一少部分钢子儿。玩的时候还要用细布条制一把鞭子,先用鞭绳缠绕住“滴溜儿”,用力抽绳,让“滴溜儿”直立旋转,然后不时地用鞭子抽打,使其不倒。为了好看,有的还在“滴溜儿”上贴上彩纸或涂上颜色。
“滴溜儿”可以一个人打着玩,也可以玩“打过河”的比赛,在一片空地中间画一条线作为“河”,把正旋转的滴溜儿用鞭子抽打到“河”的另一边,另一边的人把它抽打到这一边,“滴溜儿”在哪边停下来,哪边的人为输。
雉鸡翎砍大刀
10多个孩子手拉手散开,面对面站成两排,中间相隔二三十米远。然后一排的人向另一排人高喊:“雉鸡翎,砍大刀,你的人马任俺挑。”对方接着问:“挑谁?”对方一般拣身材弱的挑:“挑爱梅”。爱梅被挑中后,却不甘示弱,用百米冲刺的速度向对方冲去,如能将对方拉着的手冲开,就带一个人回归本队,如冲不开就留在对方,成了人家的俘虏。
这个游戏也很有讲究,没经验的一方,拉手的胳膊崩的很紧,就很容易被冲开。而耍点小聪明的一方,表面上看胳膊伸的不很直,好像没有用啥力,但是当你冲上去时,就像撞在了棉花团上,不容易被冲开。
作者简介:
李豫,1969年生,河南原阳人,小学与中学在本县就读,1991年毕业于新乡师范专科学校,2003年河南省教育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,长年从事教育工作,现供职于原阳县教体局。
1989年开始文学创作,作品散见于各级各类报刊,有多篇作品获奖,部分作品在国外报刊发表。现为中国散文诗学会会员,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,中国教育学会会员。
来源:新乡首条
场地出租
标签: 关于陀螺的游戏手机版
评论列表
面,我们就在水泥板课桌上玩,或在校园里开会用水泥砌成的主席台上玩。 另外一种叫“滴溜儿”。通常用木头制成,上面为圆柱体下面为圆锥体,要想让它转得时间长,可以在尖部镶上自行车轮上的钢子儿,露出一少部分钢子儿。玩的时候还要用细布条制一把鞭子,先用鞭绳缠绕住“滴溜儿”,用力抽绳,让“滴溜儿”
9年生,河南原阳人,小学与中学在本县就读,1991年毕业于新乡师范专科学校,2003年河南省教育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,长年从事教育工作,现供职于原阳县教体局。 1989年开始文学创作,作品散见于各级各类报刊,有多篇作品获奖,
,停在那个时代里。斗鸡 此斗鸡非彼斗鸡,不是拿真鸡斗,这是那时候男孩子们常玩的游戏。左腿挺直站立,蜷起右腿,两手抱住右脚,右膝向前呈弓状,整个样子像金鸡独立。游戏开始后,双方都蹦着向对方冲击,靠“挑”、“冲撞”、“压”等办法让对方两脚着地或身体倒地,从而达到